人人都得守交规
台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台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从逻辑上说这是一句废话。但从现实来看,有些人违反交规、有些交规被违反,是不被追究责任的。
比如说,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改装、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很久以来没有得到有效遏止。相比于非机动车和行人,近几年来,机动车违法驾驶的现象少了很多,酒驾的要被扣许多分和罚款,还可能面临吊销驾驶执照和判刑,违法成本很高,敢冒险一试的人少了;闯红灯、超速,被抓到两三次的,一本驾驶执照的分数就不够扣了,市民都意识到了不划算。前阶段,我市交警部门大力整治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让行人的违法行为,面对被高额扣分和罚款的现实,车主们也“礼貌”起来了,如今走在椒江街头,绝大多数机动车在过斑马线时都会礼让行人。机动车都越来越守法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时候该整治整治了。
所以,我很为下面这条新闻点赞。从6月23日起至8月31日止,我市集中整治电瓶车、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各县(市、区)将安排不少于5个现场执法点。6月23日上午9点至11点,全市共查处818起电瓶车、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其中人力三轮车、两轮电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的有353起,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两轮电动车不按照交通信号规定通行的有269起。违法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严重者被治安拘留。(6月24日,《台州晚报》3版)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非机动车驶上机动车道、闯红灯的现象非常普遍。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行驶,就意味着它与遵守交通规则行驶的机动车和行人产生了矛盾,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是,很多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细究原因,是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因为许多人至今仍没有上过交通安全教育这堂课。
比如极少进城的农民,他们在乡下极少见过交通信号灯,不知道过马路要看信号灯,也不知道过马路要分路段。在他们的意识里,只要路两旁没有车经过,在哪个路段哪个路口都可以过马路。这些农民到了城里,就容易出现交通违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村庄被纳入城区,来自这些村庄及城乡接合部的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再者,外来务工人员也是交通违法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言,交通整治要达到效果,是需要硬标准和长效机制的。对酒驾如此,对机动车斑马线前让行人如此,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也该如此,否则,就像机动车车窗抛物、滥用远光灯等行为,交警部门都整治过,但整治过后,基本依旧。
总之,人人都得遵守交规的道理,一讲就懂,交警部门依法查处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如何有效遏制市民随意违反交规的现象,使其不敢、不愿、不想违反交规,从而成为自觉遵守交规的文明出行者。从发展的眼光看,这无疑是交通执法的理想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