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从细节入手,当城市管理的有心人
台州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台州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亮证执法
值周领导督办垃圾乱倾倒案件
餐饮业排污检查
对泥浆直排河道的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现场调查乱倾倒混合垃圾案件
现场调查非法燃气点
【核心阅读】
“要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水平,就应不断创新思路,加强源头管理,加大末端执法力度,从细节入手,当城市管理的有心人。”这是路桥区委书记郑敏强在路桥行政执法分局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今年以来,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顺应综合执法改革形势,以“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社会民生”为导向,以破解制约城市管理发展的关键矛盾为切入点,积极践行法治理念,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补短板,以提高办案数量和质量改善管理效率,通过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路桥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目共睹:马路边乱摆摊的少了,餐饮乱排污水的少了,人行道上乱停车的也越来越少……市容环境与城市品质的提升,离不开路桥城管部门行之有效的执法工作。
今年,路桥行政执法分局被评为全市实干论英雄市级先进集体,该局还连续两年被路桥区委、区政府评为考核优秀单位,连续五年被市行政执法局评为优秀单位。
“零口供”办案
突破管理瓶颈
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城市管理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就拿占道经营来说,违法主体除了打“游击战”的流动摊贩,还有越门经营者,因其有固定店面和营业执照等“合法的外衣”,往往容易被忽视。
因为管控中存在反复、反弹、短效、当事人不配合调查取证等现象,越门经营一度成为破解市容顽疾的瓶颈。这种现象,包括路桥在内的不少城市中都有存在。
“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突击整治可以阶段性地改善市容市貌,但要达到长期效果,则更需要创新思路,从管理细节和执法理念上加以转变。”对于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路桥行政执法分局局长蔡旭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比如,对于屡禁不止的越门经营,我们创新采用了‘零口供’方式进行查处。”蔡旭民说,“实践证明,这种办案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据介绍,所谓“零口供”办案,就是在当事人企图通过拒绝配合执法人员调查取证而逃避法律制裁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可以通过采集视听资料、“第三方”证人证言等多种方式获取充分证据,构建相互印证的完整证据链,从而准确认定违法事实,并最终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一种办案方式。
8月以来,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拓宽办案思路,梳理出辖区每条主次街路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执法,越门经营屡禁不止的商铺,采取“零口供”办案方式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樱花路一家洗车店,长期占用人行道进行清洗作业,店门口污水横流,通
行不便,市民对此颇有意见。执法人员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多次劝阻,仍未见明显改观。
8月15日上午,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工作人员又在门口人行道洗车时,当即立案查处,并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摄像。
依法告知当事人执法人员身份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后,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拍照、取证,当场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填写发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当事人拒不配合调查,拒绝在相关文书上签字。
在之后进一步的调查取证中,当事人仍拒绝配合调查,执法机关在当事人“零口供”的情况下,依据执法人员依法主动取得的涉案证据,对当事人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新安西街一家经营塑料制品的临街门店,长期占用城市道路堆放待售商品。在对店主进行多次劝阻无果后,执法人员决定启动“零口供”程序立案查处。当事人目睹了执法过程,在完整的违法证据面前,他立即纠正了违法行为,并心服口服地接受了行政罚款3000元。
据了解,目前路桥行政执法分局已对4起涉嫌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案件予以“零口供”立案,对其中2起案件分别作出罚款5000元和3000元的行政处罚,另2起案件当事人转变态度、服从管理,并在限期内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
通过“零口供”办案,路桥城管部门有效地威慑了越门经营的违法行为,突破了困扰已久的执法瓶颈,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了城区市容秩序管理水平的提升。
“标准化”执法
护航重点工作
“城市管理,要抓两方面的工作。”路桥区副区长蔡建军说,“一方面是要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是服务社会民生,这两方面都要做,而且都要做好。”
今年以来,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通过加大“创文明、治六乱”工作力度,有效地推动了“多城同创”和交通治堵工作的开展。
通知整改乱搭建行为403件次,拆除223处,立案查处13起;纠正各类乱摆卖违法行为1266起,简易程序处罚411起;查处人行道乱停放违法停车15560起,拖离僵尸车78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城管执法人员的辛勤付出。
据了解,在“五水共治”工作上,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坚持“治水执法不打折”原则,紧抓建筑泥浆入河、餐饮排污、垃圾入水等案件查处,在法定职能范围内营造了涉水严管的态势。
首先是涉水违法查处不论对象。比如,对于市、区某重点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若存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排放泥浆、倾倒垃圾,防碍行洪的违法行为,路桥行政执法分局在现场确认其违法事实后,当场进行了叫停,根据违法地点、性质不同立案3起,每起案件作出从重处以罚款4.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其一周内疏浚河道、恢复通航原貌。
其次是涉水违法查处不分巨细。“以饮食业排污执法为例,由于其点多面广源头分散的特点,需要投入更多的执法精力,但长效执法机制的建立推行,也是我们执法护水的重点。”蔡旭民说。
8月初,路桥行政执法分局金清中队接到群众举报,金清镇黄琅剑门港新闸附近两家海鲜餐馆有污水直排现象,严重污染水体。
执法人员在现场调查时发现,位于黄琅金清闸的其中一家餐馆,厨房地面有一个水泥砌成的排污池,用于排放厨房油污和废水,但没有看到专门的隔油池和处理设施。执法人员顺着排污管道来到污水出口处,发现那里的石壁已经发黑,污水还在“哗哗哗”地往外直排大海。
而另一处餐馆虽然设有隔油池,但没有将管网接入污水管,也没有采取其它处理措施,产生的污水最终还是直接排入剑门港闸内河。
执法人员责令两家饭店立即停业,并对其分别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要求其严格按照餐饮污水排放标准进行整改。
今年以来,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牵头整治469家饮食业经营户,发放整改单284份,立案查处乱倒污水案17起,城区餐饮污水排放标准得到有效提升。
还有就是涉水违法查处不分早晚。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对建筑渣土(泥浆)处置管理实行24小时无间隙管控,并通过运输车辆GPS全程监控、工地出入口视频实时监管等措施,堵住污染源头,强化督查监管,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零容忍”查处
形成严管态势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其中之一,“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使用管道燃气的小区外,不少市民家中都能见到瓶装燃气的身影。然而瓶装燃气使用不当时,“后果很严重”。
今年6月,路桥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瓶装燃气安全管控集中整治行动。区委书记郑敏强说:“小钢瓶里有大平安,也有大民生。全区上下一定要打好安全管控集中整治的硬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打好这一仗,路桥行政执法分局党委指定1名副局长主管,并从各中队抽调9名业务骨干,成立专项执法小组,专门负责燃气执法工作。
同时,外派2名执法人员入驻区住建分局燃气安全管控工作组,合署办公确保联动,还在每个辖区中队确定一位专职联络员,负责与镇街道衔接,形成“专职管理、专线联络、专业执法”工作机制。明确城管执法主体与行业主管部门、镇街道燃气管控的职能分工,提出“不推责任、不拖时间、不避困难”三不工作原则,保持对各类燃气违法行为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
8月9日傍晚,燃气专项整治小组接到路桥燃气所举报,峰江街道某居民家发现存放着大量钢瓶,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当晚7点,整治小组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协同区住建分局及峰江街道工作人员展开调查。原来,那里是送气工吴某家,他在屋里放了72个钢瓶。执法人员立即把这些钢瓶转移至安全地点,消除了隐患,最后,吴某所在的燃气经营单位被处行政罚款8000元。
瓶装燃气的流动摊贩是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整治对象,路桥区行政执法部门专门制定了《流动摊瓶装燃气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不符合燃气安全使用规定的流动摊点一律予以严肃查处。
7月28日,执法人员在路桥日用品商城东门与商城街交叉口拦下一个从事油炸串生意的摊贩,他所使用的燃气钢瓶仅由两根铁钩勾住,悬挂在推车尾部,钢瓶锈迹斑斑,生产日期被油渍遮盖,减压阀超期,皮管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当即要求摊主卸下危险钢瓶,同时登记其身份信息,以备后续管理。
截至8月底,在整治流动摊瓶装燃气专项行动中,执法部门共牵头整治59次,出动执法人员1110余人次,查处钢瓶质量不合格、不符合燃气使用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流动摊点153例,查扣不合格钢瓶或超期未检测钢瓶累计252瓶。
在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中,行政执法部门与多个部门联合出击,成效明显。
在全区范围内燃气重点隐患集中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根据瓶装燃气危险源,分片对全区10个镇、街道开展全天候、地毯式排查和暗访,共联合查处燃气安全隐患293处,均已责令整改;整治无证供应点、非法储存点352个,全部予以取缔;协助查扣满装瓶、空罐、报废及过期瓶总计1874瓶。
此外,行政执法部门还配合住建部门对4家燃气站场的钢瓶置换、二维码推行、场站“双达标”等日常经营提出规范化要求。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餐饮场所整治12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摸排餐饮1550家。配合安监部门开展工业企业整治14次,出动执法人员130人次,排查使用燃气单位84家。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开展燃气运输整治8次,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查扣车辆8辆。
路桥区行政执法分局还专门抽调了21人派驻金清镇,对辖区内的燃气重点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治。
8月19日晚8点左右,路桥燃气所接到举报电话,金清镇林家村某汽配公司有个非法燃气点。经过搜查,执法人员在该公司西北角找到了该燃气点。该点不仅非法卖气,同时还有非法存储的行为,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23个燃气瓶。
据了解,派驻金清镇的执法人员按划分的5个片区网格,共走访居民1162户,企业185家,其中发现超期(报废)液化气钢瓶62个,导管卡扣缺失312个,立行立改隐患点3000余处。
针对社会影响较大、处罚金额较重的各类燃气违法案件,路桥行政执法部门总结案件查处经验,不断完善办案手段,致力构建线索多元、快速反应、调查彻底、处置严厉、威慑有力的工作机制。
据统计,自6月以来,专项执法小组共对7起违反燃气管理规定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裁决5起,共处罚没68.2万元,其中罚款49.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4万元;另外2起涉嫌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关停或责令停业整改企业2家。
路桥行政执法分局供图